2012年1月《刺胳針神經學》期刊(Lancet Neurology)登載了澳洲學者的回顧論文,將目前食品營養和腦中風的相關研究做了嚴謹的探討和整理,揭示腦中風營養學上較具科學實證基礎的觀念。
肥胖會增加腦中風的風險,身體質量指數(BMI)在30以上的人,腦中風的發生率是一般身材者(BMI小於23)的2倍,BMI每增加1單位,腦中風的相對風險就增加6%;BMI每增加5單位,腦中風的死亡率則增加40%。
- Jun 18 Mon 2012 09:08
【醫療保健】吃什麼食物有助於預防腦中風呢?
- Jun 12 Tue 2012 09:01
【慢性疾病】高血壓會使腎臟病惡化?
長期高血壓,會導致腎臟病惡化,腎功能越差,血壓將越難控制
腎臟病與高血壓往往互為因果,腎功能不全會造成高血壓,而高血壓也會加速腎功能惡化。根據一項調查研究指出,罹患高血壓併發腎臟病的機率,比本身沒有高血壓症狀者高出兩倍,且隨者年齡的增加,罹患腎臟病的風險也跟著增加。
血壓長期偏高,不僅危及心臟血管健康,對腎臟更是一大威脅。高血壓,無疑是加速腎臟病病變的危險因子。
- Jun 06 Wed 2012 14:57
【皮膚科】過敏去去走 不想再當紅顏美人
「你喝醉了喔?」上班族小花最近常常一張臉紅通通,因此老是被同事揶揄上班偷喝酒,讓她有苦難言。原來是因為最近天氣變化太大,一下子熱到發昏,一下子又冷到發抖,溫度劇烈變化,讓過敏體質的她受不了,皮膚不斷起紅疹。
她說,不知怎麼回事,紅疹突然發作,疹塊如蚊子叮咬般,一塊一塊布滿臉上,又紅又腫、其癢無比,有時還有點刺痛,讓她忍不住一直抓,上班都無法專心。
小花說,皮膚起紅疹的部位集中在脖子以上,以及四肢末稍神經端。過去也曾經發作過,通常一起紅疹後,隔天就消了一大半,慢慢恢復正常;但這次發作時間卻特別久,持續三五天紅疹都無法退去,而且越來越癢,有時會抓到破皮,疼痛難耐。
- Jun 01 Fri 2012 12:51
【醫療保健】下肢水腫一定是腎臟病?
水腫是腎臟病常見症狀,但出現水腫不一定代表腎臟有問題
有水腫現象不一定就是腎臟病。但當身體出現水腫症狀時,一定要檢查有無腎臟病,才能找出水腫的真正原因。
★多種疾病皆可能造成下肢水腫現象
- May 22 Tue 2012 16:03
皮膚科│脂漏性皮膚炎 關鍵在作息
青春痘或濕疹等皮膚疾病,症狀通常會在天氣冷時改善,但有些人皮膚出油的症狀減輕了,取而代之的卻是一塊一塊片狀黃色皮屑班塊,尤其在臉部T字部位或鼻翼兩旁,徹夜狂歡或熬夜後更加明顯,讓人因面子問題而不好意思出門,這就是脂漏性皮膚炎。
很多人都曾有過上述症狀,大部分患者症狀會自行消失,但有些人反覆發作,身體狀況好時,像正常人一樣,一旦熬夜抽菸喝酒,隔天要出門,就要化上厚厚的妝來遮掩。其實,目前對脂漏性皮膚炎的確切原因,尚不清楚,但幾個確切病因會加重其發生,例如皮屑芽包菌感染、內分泌失調等。
- May 18 Fri 2012 15:17
【醫療保健】 何謂「高血壓危險群」?
高血壓危險群的血壓值,介於正常血壓與高血壓之間,在分期上屬於「高血壓前期」,發生高血壓的機率是正常人的兩倍之多。平時多運動、不抽煙、即早戒煙、適度減重,能有效防止惡化成為真正的高血壓。
資料來源:人類智庫健康生活周報
- May 11 Fri 2012 07:11
【慢性疾病】腎臟病容易引起貧血?
腎臟病會引起貧血?答案是肯定的,腎臟病與貧血兩者之間關係密切!
★腎功能衰退引發腎性貧血
腎臟病患者由於腎功能衰退,使得腎臟製造的紅血球生成素減少,而紅血球生成素具有刺激骨髓,以產生紅血球的功能。紅血球生成素分泌的減少,不僅影響紅血球的數量,更會造成「腎性貧血」。
- May 03 Thu 2012 07:54
皮膚科│帶狀疱疹 熬夜、壓力大,也會發作
書田診所副院長曾興隆表示,帶狀疱疹是台語俗稱的「皮蛇」,「前身」則是很多人小時候都感染過的水痘病毒。
曾興隆表示,現在國內兒童常規接種水痘疫苗,因此即使感染水痘,症狀也會比較輕微。水痘病毒經飛沫傳染,潛伏期約1~2星期,通常小時候出過水痘,以後再 遇到水痘病毒,只要體力狀況不錯、睡眠充足,保有足夠的抵抗力,也不會發作。但有些患者則因為年紀大、罹患癌症等因素,導致免疫力低下,就會因為再感染水 痘病毒,或是過去感染的水痘病毒潛伏在神經節內,造成帶狀疱疹。
- May 01 Tue 2012 14:50
皮膚科│帶狀疱疹一爆發 禍延週遭器官組織
帶狀疱疹也會「禍延」週遭的器官組織,因為侵犯到神經,連帶出現其他症狀。例如長在眼睛附近,可能影響視力或造成結膜炎、角膜炎;長在耳朵附近,則可能影響到聽力。。
痛起來像刀割、像針刺,或像被火燒,這可不是什麼「酷刑」造成,而是秋冬好發的帶狀疱疹引發的神經痛症狀,讓不少患者想到就膽戰心驚,痛起來更是哇哇叫,如果帶狀疱疹長在耳朵部位,更要小心可能因為病毒侵犯到聽神經,進一步造成聽力損傷。
- Apr 25 Wed 2012 10:44
【醫療保健新聞】低溫變常溫 降低器官受損
台灣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董事長李伯璋說,過去進行器官移植時多會將取下的器官快速放入約四度的低溫環境存放,降低器官內組織與細胞的運作速度,藉此延緩器官凋亡;同時爭取時間,快速安排移植手術植入。
李伯璋說,以心臟為例,4度低溫只能保存8至12小時,肝臟可放16至24小時,腎臟雖然可保存3天;但放置低溫環境中,一方面需面臨移植時間壓力,另一方面也會遇到低溫冷藏,對器官本身造成的損害。
英國成功將「常溫灌注」用在腎臟移植上,李伯璋認為,其他器官應也能適用這項技術,可望延長器官壽命;但常溫保存期限能有多長?還待更大規模的研究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