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糖尿病衛教】 (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目前糖尿病的治療以口服藥物及注射胰島素為主, 門診中常會有糖尿病患問到,糖尿病患是不是要吃一輩子的藥? 是不是會愈吃愈重?藥吃多了不是會傷肝、腎嗎?

治療糖尿病藥物與飲食、身心作息的配合相當重要, 大部分的糖尿病患可能要一輩子吃藥, 但只要飲食及身心作息控制得好,藥是可以減量的, 例如原來吃2顆,可以減輕為吃1顆就好。

很多病患擔心長期吃藥會對肝、腎造成負荷,而自行減藥或是停藥, 殊不知這樣的做法已讓自己暴露在血糖過高的糖毒性當中, 冒著心血管及腎臟疾病的併發風險, 這樣的風險遠高於病患擔心的肝、腎負擔,不如拿出積極的作為, 調整飲食作息,讓服藥量降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是保護肝、 腎。

高雄鼎山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糖尿病的治療,飲食控制很重要,熱量也要限制, 建議每天食物中50~60%的卡路里,應由碳水化合物攝取而來, 12~20%卡路里則從蛋白質而來, 而自脂肪攝取的卡路里則不超過30%, 這與一般人認為糖尿病飲食要少吃米飯恰好是相反的。

洪乙仁指出,有些糖尿病患為了不讓血糖升高, 選擇不吃澱粉類的食物,結果更慘,因為人體代謝需要碳水化合物, 否則很容易餓,反而會吃得更多,有的病患則是只吃肉、不吃飯, 由於蛋白質代謝成血糖的速度較慢,只吃蛋白質,容易導致低血糖, 甚至因而昏迷,再者高蛋白對腎臟也是很大的負擔。 也有糖尿病患不吃飯、只吃菜,看來好像很理想, 但菜餚中的油及蛋白質也很高,甚至還可能超過米飯澱粉的熱量, 如此反而會導致病患攝取過多的熱量。

糖尿病的飲食控制不是什麼都不能吃,也不是少吃甜就好, 不要以為吃得很少,血糖就一定降下來,因為身體有自然保護作用, 長時間攝取不到能提供足夠糖分的食物, 身體就會啟動其他升糖荷爾蒙,促進肝醣分解,因此血糖不會降低, 這餐吃得很少,下一餐忍不住又吃得很多, 暴飲暴食會造成血糖突然升高, 糖尿病的飲食控制原則還是在均衡飲食。 糖尿病的治療除要落實均衡的飲食控制之外, 還要面對人體胰島細胞的日漸衰退, 其分泌胰島素的能力也會愈來愈差, 很多病人覺得照著醫師及營養師的指示做飲食、 生活作息及運動的控制,但血糖卻好像愈控制愈差, 於是失去信心及耐心。

高雄鼎山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根據衛生署最新國人10大死因報告指出, 糖尿病位居國人10大死因第5名,台灣糖尿病的盛行率為5%~ 6%,以此估算國內約有120~130萬的糖尿病患。 糖尿病又可分為第一型糖尿及第二型糖尿病, 其中第二型病患即占97%,第一型則占3%,約有2萬多人左右。

第二型糖尿病過去稱為「成年型糖尿病」或「 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多發生在50歲左右的壯年, 主要因為胰島素阻抗性,使得胰島素細胞代謝能力變差, 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而第一型糖尿病,過去稱為「幼年型糖尿病」 或「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多發生在10歲以下孩子, 其多因自體免疫疾病,由於自己體內產生的抗體破壞胰島細胞, 使得胰島素分泌缺乏,因此一開始就需要接受胰島素注射治療。 值得注意的是,近10年來, 國內第二型糖尿病患年齡有逐漸下降的趨勢, 現在於門診中經常可看到11、12歲的第二型糖尿病患, 主要因為青少年偏好高熱量飲食,例如愛吃炸雞、薯條等, 還有在電腦前久坐、又少運動,因而造成過度肥胖。

高雄鼎山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血糖的升高會影響到全身, 主要因為高血糖會使得糖類代謝產生對身體有害的物質, 還有血糖會直接與蛋白質或正常組織結合,進而破壞組織器官, 同時會影響血管內皮細胞,常會產生微小血管併發症, 如果微小血管病變出現在視網膜,就會引發視力模糊,甚至失明; 若導致腎小球硬化,就會引發腎臟病變,進而惡化為尿毒症; 糖尿病還會引發末稍神經病變,造成腳趾發麻、刺痛等。 如果影響到大血管,就會造成心血管硬化,導致週邊動脈硬化、 腦中風或是心肌梗塞。

另外,糖尿病會也使人的防禦功能降低, 使得細菌容易在人體皮膚滋生,一旦皮膚有傷口,就很不易癒合, 尤其是腳部,而且也容易出現皮膚搔癢、 肛門搔癢及女性外陰潰瘍等現象。

此外,血糖短時間產生急遽變化,會造成糖尿病急性併發症, 如有的病患血糖飆高至到700、800毫克∕百毫升,嚴重脫水、 電解質不平衡、因而產生意識障礙。 或有些病人血糖突然降至60毫克∕百毫升以下,造成盜汗、心悸, 甚至意識昏迷。這些急性併發症需要緊急處理,否則會有生命危險。

高雄鼎山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高血糖急症
 

高雄鼎山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